連載 · 37丨天藍水清之源——葉水泉和源牌集團之創業傳奇
2017-03-10
第三篇章 驕人業績,誰人與我爭鋒?
憑著隱忍、執著、自信,源牌人的智慧和勤勞的秉性得以充分發揮,樹創民族品牌的決心比天還要大。攬來并建成一大批低碳智慧建筑,更讓節能環保理念進一步深入人心。成功實施各大項目的過程,又是獲取各項重大研發成果之時,源牌的核心產品都在實際應用時經受嚴酷考驗、得以成功升級。每幢完美的低碳建筑都是一座豐碑,生物質鍋爐將為發展循環經濟立下新的功勛。
第十五章 每幢完美的低碳建筑都是一座豐碑
第一節
源牌冰蓄冷重大項目巡禮(上)
當然,在源牌起步和發展的過程中,諸多時間節點上,所承接并圓滿完成的重要項目,能載入低碳建筑發展史的顯著成就,遠不止以上所述這些。對近年來源牌集團及前身所承擔的重大項目來一次巡禮,你絕對會有發自真心的贊嘆和欣喜。
中國國家博物館被成功打造成國際知名冰蓄冷空調樣本工程;上海世博中心成為唯一獲得雙重大型證書的“綠色低碳公共建筑”;杭州火車東站建設成了城市“綠肺”和旅客的溫馨島;上海科技館APEC會議蓄能中央空調項目,榮獲上??萍歼M步獎……每幢完美的低碳建筑都是一座豐碑,它的壯美,它的奇妙,它的現代,誰都無法忽略,而這些代表性工程和成功案例,昭示著低碳建筑的非凡和未來,推動著這項堪稱偉大的事業有更多的人參與,有更多的建筑名列其中。
廣州大學城
廣州大學城項目。整座大學城位于廣州市小谷圍島上,面積約18平方公里,建筑總面積達724萬平方米,可容納學生18萬-20萬人,遠期總人口達35萬-40萬人,內有10所高校,相當于一個中等規模的城市。國電能源院承接了分布式能源中的區域供冷系統、數字化能源管理信息系統、分質供水系統,首次利用綜合管溝,開展了大規模的技術創新,其中所承擔的大學城冰蓄冷區域供冷系統,主要的創新內容及效益有:①該系統比傳統空調節能35%;②空調裝機容量由17.2萬RT降低至10.6萬RT,減少38%,節省設備投資約7-8億元 ;③10所高校較分散式中央空調節約機房建筑面積約4萬m2 ,節約土建投資7800萬元;④集中設置冷卻塔,減少冷卻水流量40%,每年節水90萬m3;⑤環保效益顯著,減少熱島效應、降低噪音,減少空調冷媒使用,保護大氣臭氧層。這個項目的最大特點是,它以建設多座分布式能源站的形式,解決了較大區域各個點的冷熱能供應,為以后的分布式能源站的進一步推廣提供了較好的樣板。
上海浦東機場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二期能源中心項目。國電能源院承接并完成了該能源中心建筑設備監控及能源管理系統集成,主要內容包括水蓄冷系統監控、末端換熱站及其控制系統、通風空調系統、市政設施管理系統統集成、空調負荷計量分析和預測等。能源中心的建筑設備監控系統,其監控點約有3500個。該項目的最大特色,是采用了國內首套大規模水蓄冷空調系統,頗為顯眼的4座直徑26米、高23.7米的鋼制拱頂儲水罐,用來儲存夜間電網低谷時段生產的冷凍水,白天再由二次循環水泵和大型冷凍水管道輸送到航站樓,供給空調設備使用。這種夜間蓄冷罐蓄冷的運行方式,能為城市電網起到顯著的“移峰填谷”作用。據投用后測算,年供冷成本可節約855萬人民幣,折合航站樓每平方米每年節約成本17元。在此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還全面采用了RUNPAQ樓宇設備自動控制系統。
隨即,又承接了上海虹橋機場、上海迪士尼樂園、上海漕河涇經濟開發區、上??萍拣^、國家電網公司調度大樓、石家莊開元先天下廣場、深圳北站廣場、成都地鐵、天津文化中心、沈陽仙桃國際機場等大型區域能源站項目建設,在國內區域能源技術集成市場上的領導者地位日益鞏固。沒得說,每承接一個低碳建筑項目,就樹立一座發展綠色低碳能源技術的豐碑。
天津文化中心
天津市文化中心項目。這座天津市的文化地標性建筑位于該市最核心區的位置,區域內共有天津博物館、天津美術館、天津圖書館、天津大劇院、天津陽光樂園、天津銀河購物中心、天津自然博物館、天津科技館等約90萬㎡建筑。承擔該大型區域能源技術集成項目的杭州源牌,開創性地采用了目前國內最復雜、最先進的能源供應方案,即帶有冷、熱調峰,水源熱泵、地源熱泵復合冰蓄冷技術的三工況系統,使之成為全國首個地、水源熱泵耦合冰蓄冷的區域供冷供熱系統。
天津市文化中心項目共建設了南區、北區、西區三座大型能源站,均為集中供冷、供熱形式,但這三座能源站各有角色、各顯神通,即南區、北區能源站為土壤源熱泵耦合冰蓄冷系統,西區則為淺層地下水水源熱泵耦合冰蓄冷系統,三個能源站就地設置控制分中心,在西區設置集中的能效協同控制管理平臺。此項目后來成為全國區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示范性工程,國電能源院所研究課題《超大規模建筑群可再生能源利用與綜合蓄能調控技術研究及應用》又成為天津市“工程建設新技術集成與工程示范課題”。
合肥大劇院
安徽合肥大劇院水源熱泵及蓄能等節能系統項目。合肥大劇院總建筑面積約6萬㎡,建筑高度39.6米,其舞臺整體技術功能達到國際一流水準。根據該大劇院冷熱能的特殊需求,國電能源院采用圍護結構高效保溫、智能遮陽、水源熱泵、冰蓄冷、大溫差低溫冷凍水以及太陽能利用等綜合節能技術,在達到大劇院室內較好熱舒適環境的同時,降低了巨大的能耗,節約建筑運營成本。通過多項技術措施,建成后的合肥大劇院整體節能效果顯著,在提前達到國家《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中節約能耗50%要求的基礎上再多節能15%左右。4座蓄冰裝置采用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納米導熱復合盤管,在安裝時還充分利用了地下機房的豎向空間,以節約機房面積。據北京保利合肥大劇院管理公司工程部經理劉洪亮介紹,在由北京保利劇院管理公司管理的全國21家劇院中,合肥大劇院的節能處于領先水平。
“合肥大劇院項目在選用冰蓄冷技術基礎之上,因地制宜地利用了附近寬闊而美麗的天鵝湖,增加了水源熱泵技術,它的空調冷熱源系統采用了先進的變頻控制技術,在部分負荷工況下系統運轉效率很高,且低噪環保。這項工程后來被評為國家住建部‘建筑節能試點示范工程’,也正是因為以上這些突出的優勢?!?/span>,原杭州華電華源公司副總經理陳永林重點介紹了該項目熱泵蓄能耦合系統的種種好處,“一是減少了制冷(熱泵)裝機容量1/3,減少制冷用冷卻塔,年節約水2.5萬噸;二是 全年節約運行電費110萬元,其中夏季冰蓄冷節約運行費用65萬元,冬季水源熱泵節約45萬元;三是 夏季轉移高峰電力500KW,年轉移高峰電量1.5×106 KWh;四是年節約標煤620噸,減排二氧化碳2280噸……”
/ 請持續關注每周五連載 /
下周將帶來:
第十五章第二節 源牌冰蓄冷重大項目巡禮(下)